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岑巩县 > 岑巩县习俗 > 我的扶贫故事村民按红手印把我留下

我的扶贫故事村民按红手印把我留下

发布时间:2024/1/22 18:19:41

“万书记不能走,去年到我们村做了很多事情,大家听说他要回去了,我们来向组织请求,希望把万书记继续留在我们村。”

年3月9日,黔东南州岑巩县思旸镇岑峰村的村民们得知我任满即将返回原单位工作的消息,村组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等55人第一时间联名写了一封申请书,并摁上了鲜红的手印,来到岑巩县委组织部,希望我能继续带领他们脱贫奔小康。     我叫万胜林,是黔东南州司法局工作人员,派驻为岑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在乡亲们的盛情挽留下,我克服自己家庭和原单位工作的种种困难,主动向组织申请留任驻村。

村民采摘脆红李

过去,岑峰村是个远近出了名的“五多村”(贫困人口多、矛盾纠纷多、光棍小伙多、残疾人多、癌症病人多)。通过走访调查后,我发现该村还有集体土地多亩尚待开发,且水源条件好,但是群众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我积极协调资金万元加强村两委阵地建设,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   为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我提出“生活上合心、工作上合力、决策上合拍”的“三合”要求,将过去的输血式帮扶转变为造血式带动。并通过组织村民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积累资金万元,发展技术难度低、周期短、增收见效快的项目。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全村就发展了稻田养鱼亩、葡萄亩、精品水果亩、中药材亩、茶叶基地亩。     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岑峰村在年一举摘掉贫困村帽子。

村干查看葡萄长势

为确保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掉队一人,近年来,我带领村两委通过以“十户一体”为引领,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先后与贵州省金奇谷酿酒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贵州祝仁堂药业公司、黔南州惠水县生姜种植加工有限公司分别签订葡萄、中药材、优质生姜购销合同,在基地发展亩林下生姜种植,年产量可达万斤以上,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可实现产值万元以上。     如今,全村大多数的农户建起了新房,通村、通组、串户道路得到全部硬化,家家用上了自来水,电视覆盖率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岑峰村先后被国家、省、州、县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党建扶贫示范村、文明村等。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余欢

编辑刘娟利

见习编辑潘晓飞

编审田旻佳 王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cengongzx.com/cgxxs/13505.html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