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岑巩县 > 岑巩县新闻 > 不屈的民族性格

不屈的民族性格

发布时间:2018/6/6 22:46:01

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市的舟溪、青曼、下司和麻江县的铜鼓一带苗族人,有春节动土的风俗。苗家人在动土之前,要先请这一带的原住民族木佬人先动土,苗家人才会动土。这是因为原先苗族人居住在东方,跋山涉水历经苦难才到达贵州的黔东南。由于不了解黔东南当地的气候情况,经常得不到收成。所以苗家人就请当地的原住民木佬人教授自己怎样耕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当地动土的习俗。苗族从东方来到黔东南是和平的迁徙,所以能够与当地原来的居民木佬人和睦相处。苗族是怎样从东方来到贵州黔东南的呢?在苗族人的歌中,可以找到答案。

从东方来,“又要带纺车,又要带犁耙,……”又还带上了“嫂嫂的针线,姑娘的剪花,奶奶的手杖,……”于是“后生挑担子,老人背包包,扶老又携幼,队伍长又长,跋山又涉水,迁徙来西方。”他们“走走又走走,爬上高山头,回头看家乡,留在白云后,……,行行又行行,来到天坳口,……,又到碎石山,路滑上山难,……,爬上螺蛳山,山路如蛇盘,……,来到冰山头,冰山滑如油,……,来到风雪坳,大雪纷纷飘,……”这些数不尽的难关,都被苗族先民一一克服了。

这就是黔东南苗族的迁徙史歌中对迁徙路上的困难所做的描述。纵观整首迁徙史歌,有陆有水,艰险曲折,而不是像一般不加深考的说法那样,简单地认为沿沅水(在贵州境内叫清水江)而上。另一种说法是沿都柳江而上,这种说法则更加不仔细考量了。认为黔东南苗族只是沿沅水而上进入贵州,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湘黔一线开发较早,思州(岑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并入到楚国的版图。这里北起玉屏中经天柱南到黎平之间,包括清水江、舞阳河二水在这一带所经沿岸,早就是北部侗族的居住地了。居住在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作为后来者,又是和平且大规模的迁入,自然不能强行通过。所以不得不舍近求远,折向没有阻力或阻力较小的南方,进入贵州。此后,又经历许多险阻,一直陆行,最后到达迁徙的终点方先,即今天黔东南的榕江县的车江大坝一带。也就是歌中所说的:“那个好地方,名字叫方先。”

黔东南苗族流传的古歌记述了苗族先民的和平迁徙,在途中并没有与其他民族发生冲突。而只是打败了代表自然的老鹰、蛤蟆等等。在苗族先民寻找美好生活时,燕子、猴子、太阳、青草等等都变成了益友,他们各尽所能的帮助苗族先民。这是苗族先民相信自己的善良行为和美好愿望必然得到一切正义力量援助的心理表现。

从《跋山涉水》这首歌中可以看出,虽然苗族人的西迁是和平的迁徙,但苗族先民所选的路却都是一些不毛之地的“荒服”。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现在生活在黔东南苗族在古时候是三大方言区中比较落后的一支,且长期较少接受先进民族先进地区的影响。这种情况一直到清朝末期,生活于“新疆六厅”的苗家人,还被认为是化外之民。所谓的“新疆六厅”当然与新疆无关,而是指八寨、清江、丹江、古州、台拱、都江六个厅(相当于县级行政区)。这六个厅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的周围,设置这个六个厅是用来防苗治苗的。这个六个古地名依次对应今天的丹寨、剑河、雷山、榕江、台江、三都。清朝时,把居住在这六个厅的苗家人都认为是生苗。史书中据说的“九股生苗巢穴”的九股河,就发源于雷公山。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苗族人,寨子与寨子之间没有谁统治谁的关系,苗族社会是通过议榔来维持自身的稳定的。所谓议榔是苗族社会里维持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当时的新疆六厅相对长期与世隔绝,被当作化外之民也是必然的。

虽说苗家人生活在化外之地,但并没有对自然屈服。从他们流传的诗歌中可以看出,苗家相信人能胜天的。不仅是一切暴力都为人所战胜、所征服,而且连天地都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诗歌里出现的神,是人化的神;出现的人是神化的人。人掌握了火,就能把雷公、龙、蛇、虎等战胜。雷公是神,他虽然有法力,但却是愚蠢的,三番五次被他的哥哥姜央所打败。世代流传的古歌被苗家人看成是历史。古代人根据当时生活经验,根据当时的想像来盘问来回答。比如说,天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枫香树变成的?苗族先民的回答是:打柱撑天的时候,有一边的柱子砍短了三尺三,天斜了,所以要落雨;在苗族人看来枫香树是贵重的木材,所以说枫树是“种中之种”。而竹子有节,是人类的始祖姜央造成的;螃蟹有盐味,也是因为帮助人类才带有盐味的。鸡嘴变尖是雷公捏的;鹅头上的包也是雷公打的。总之,这些苗族人都能说出根据,苗族人在解释的同时,编出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不仅草木鸟兽能通晓人事,就是连无生命的水泡沫,也可以与人恋爱并生育后代。这些故事的流传,主题依旧是人能胜天。他们通过世代的垦植种田,修筑家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把深山大壑变成了鱼米之乡。修筑了如高要梯田、舟溪梯田等。

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可谓是勤劳艰苦。农忙时半夜煮饭,黎明上坡,天黑才回,要到晚上九点左右都会吃晚饭。早餐多于天亮前吃,中午都是包饭到坡上吃。正是这样,黔东南的深山大壑才在苗族人的辛勤劳作下,成为了鱼米之乡。而且,苗族人性情温和,不与其他民族争斗。这也才有侗族传说中相金和苗族老人一起上天去买确的故事。传唱的《跋山涉水》让我们看到苗族人在面对严苛的自然环境时,展现了不屈的民族性格。

乐痴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疯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cengongzx.com/cgxxw/270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